为推动科研资源共享、提升科研水平,温州医科大学科研实验中心于2025年3月至4月开展了以“共享赋能科研·2025”为主题的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月系列活动。本次活动涵盖技术培训、用户支持、科普宣传、维修补贴评审及优惠激励等多个方面,旨在进一步促进学校大型科研仪器的使用效益和开放共享。
技能淬炼:大型仪器应用技术研修班与用户培训
4月16日至17日,科研实验中心举办了流式分选及全光谱流式分析研修班。特邀Beckman应用技术支持施敏、陈敏以及达科为技术经理周慧君进行理论培训,并由工程师现场指导完整实验流程及数据分析。师生用户踊跃报名,积极与专家探讨实验中的难题和解决方案。
本月期间,科研实验中心还针对平台仪器设备开展了多场常规化用户培训,重点指导用户上机操作,帮助其提高自主应用能力。通过系统化的培训,用户对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科技之声:大型仪器宣讲会引领前沿探索
科研实验中心围绕平台的多台贵重精密仪器开展了专题宣讲会,涉及9.4T小动物活体磁共振成像系统(MRI)、小动物磁性粒子成像系统(MPI)、小动物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Micro-CT)、场发射透射电镜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先进设备。会上仪器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各仪器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特点、使用注意事项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方向,为师生用户提供了全面的了解机会。
问诊仪器:大型仪器技术门诊解决实际难题
本月启动了仪器技术门诊活动,旨在帮助用户解决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活动覆盖分析学、形态学、生物学等多个研究室,提供包括仪器选择与匹配、送样前沟通咨询、样本前处理指导、实验方案优化、仪器使用支持和数据处理建议等全方位服务。平台资深技术人员开展一对一接诊服务,确保每位用户都能得到专业解答。
童梦启航:大型仪器技术科普日点燃科学梦想
4月中旬,科研实验中心特别策划了一场以“解码生命天书”为主题的基因检测技术科普开放日活动,邀请了15组亲子家庭共同参与。活动通过沉浸式实验室探秘、前沿科研成果展示和趣味科学课堂等形式,带领孩子们探索生命起源与科技发展的奥秘。此次科普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科研设备和科研成果,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家长们一致表示,活动意义非凡,孩子们受益良多。
激励创新:限时优惠与论文致谢测试券双管齐下
为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科研实验中心推出了部分大型仪器设备限时使用五折优惠活动,涵盖气相色谱仪、高通量测序仪等多款重要设备。此外,科研实验中心还展开了对发表高质量论文致谢科研实验中心的课题组进行测试券激励的活动。活动共收到40余篇致谢论文申请,经审核后公示了39篇致谢论文。此类活动旨在鼓励校内科研团队充分利用校级平台资源,积极开展高水平研究,充分发挥科研实验中心对学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
共享守护:大型仪器维修补贴评审及“共享保”需求调查
4月10日,科研实验中心组织召开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维修补贴专家评审会,经过学院申报、资料审核、专家评审以及结果公示,基础医学院、眼视光学院的全能型成像系统、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平台等大型仪器设备获开放共享维修补贴。为促进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盘活功能损坏的大型仪器设备,提高使用效益,温州医科大学针对已列入学校固定资产台账,单台(套)设备账面原值在3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符合条件的大型仪器设备,于2023年启动开展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维修补贴评审机制,对持续发挥大型仪器效用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为激励促进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减少大型科研仪器在开放共享过程中发生损毁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组织开展大型科研仪器“共享保”购置需求调查工作,探索为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提供更多风险保障机制。
规范前行:用户资格年审与收费标准制定确保高效管理
为进一步促进大型仪器技术平台的良好运行,科研实验中心开展了2025年度用户授权资格年审工作。此次年审对2024年6月1日前的用户仪器授权资格(包括普通用户和高级用户)进行了清查、预警和审核。
共享月期间,科研实验中心还完成了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收费标准的制定及仪器入网信息报送工作,并开展了优秀服务案例征集评选和大型科研仪器物联网传感器现场巡检活动。这些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大型科研仪器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
通过本次“共享赋能科研·2025”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月系列活动,温州医科大学科研实验中心不仅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也促进了学校科研资源的开放共享,为推动学校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科研实验中心将继续秉持“科学实验 创新服务 整合开放 和谐共享”的理念,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研服务和技术支撑。